close



        連放四天假期,先生出兩天公差,與大伯大嫂、大姑們幫婆婆忙著鋸樹子仔、採樹子仔,太久沒下田,累攤了!

樹子仔,小小一顆顆,成熟由綠轉黃,每年一到樹仔子成熟,先是鋸枝,然後把樹子仔一顆顆採下來,洗靜,樹子仔、花生、水放大鍋煮四小時,煮到樹子仔經手輕捏即能肉、子分離、吃起來不黏口才算煮熟,完成一半程序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成團的樹子仔做法:

熱開水加大量鹽,要夠鹹,否則無法捏成團,取一個免洗碗,舀半碗鹽水,再舀煮熟的樹子仔,用湯杓壓成團,再將整團樹子仔放入鹽水中捏緊成團;很神奇!靠著鹽水的濃度將樹子仔黏性引出,一捏就成團。

散裝樹子仔做法:

材料:冰糖、嫩薑、醬油、鹽、豆鼓、米酒,份量多少隨人喜好自酌,喜歡吃辣就放辣椒。

做法:

嫩薑切片放在大咖桶,將煮熟的樹子仔、花生趁熱撈起放進已放嫩薑大咖桶,不去攪動,靜置放涼;未涼之前攪動會讓樹子仔肉、子分離。

滾水煮冰糖水放涼,冷冰糖水、醬油、鹽、豆鼓、米酒一一倒入輕輕拌勻,口味濃淡自行加減調味料。

完成的樹子仔分裝放冷凍庫,可以吃上一整年,成團的樹子仔退冰打散炒蛋,散裝的樹子仔退冰直接配食、蒸魚、當零嘴吃都可。

過去,在北部傳統市場,曾經看過浸泡醃漬一大桶一團團的樹子仔,黃濁的樹子仔從引不起購買慾,偶爾,會買罐裝的樹子仔蒸魚,樹子仔,原來長在樹上。

這幾年,婆家部分田地休耕改種樹子仔,大姑對樹子仔的加工獨具功力,年年有自家生產製造的樹子仔可吃,今年,樹子仔的加工場景移師到先生外婆家的老宅,大姑示範、講解,教我們妯娌樹子仔的處理方法。

有道是,『江湖一點訣,說破無價值。』因為不懂,所以覺得難;因為麻煩,所以不想做;因為如此,所以很多農家傳統農作物加工的方法漸漸式微,總在口耳相傳間遺落,所以,我紀錄下來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地在哪兒 的頭像
    地在哪兒

    庄腳人的鄉間記事

    地在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