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:
圓糯米、竽頭、香蕉葉
內餡:
A:香菇、絞肉、蝦仁、油蔥酥、筍乾;鹽、醬油等調味品
B:花生粉、紅砂糖
事前準備:
1.圓糯米洗淨浸泡4小時,磨成米糊,壓乾成粿粕。
2.竽頭剉籤,起油鍋快炒再加點水燜煮至熟,不要太爛。
3.濕筍乾撕一絲絲稍微曬過太陽,約曬一天,不要太乾,要用時再用熱水稍燙過,再切碎。
4.蝦仁過水洗淨瀝乾,香菇泡軟切碎。
5.香蕉葉洗淨瀝乾
做法:
1.起油鍋,油要夠,將香菇、絞肉、蝦仁、筍乾炒熟,調味,最後加入油蔥酥拌勻,事先準備一個容器倒蓋一個碗公(瀝水用),將炒好的餡料盛入。
竽巧餡料瀝油
2. 要包餡料時再將花生粉、紅砂糖拌勻,包多少拌多少。
3.取一點粿粕捏成小塊蒸熟(或燙熟)成粿粹,加進粿粕裏揉拌,拌至粿粕有點光滑,再將炒熟的竽籤加入拌勻,再揉粿粕過程中一面抹油一面揉,柔到光亮光亮。
揉粿粕,三姑說:要這樣ㄌㄨㄚ才有感覺!
揉好的粿粕
4.包竽索(巧):手抹沙拉油取一塊粿粕搓圓,粿粕固定雙手拇指在上、四指在下,捏捏捏、慢慢將粿粕整成略成長方形薄片,先舀肉餡再灑拌勻的花生粉紅砂糖,用雙手掌捏合,整成彎月型,揑合處朝下底部抹沙拉油放香蕉葉上,修剪香蕉葉成適當大小。
包好的竽索準備上籠蒸
5.蒸竽索(巧):水滾大火蒸竽索,剛開始蒸時,表面亮亮飽滿,代蒸透時表面會「貓貓」(皺皮);要三不五時掀蓋,表面才不會「流去」(破掉了)。
※不了庄三姑說:
1.在地人農曆八月十五拜竽索、麻糬;用香蕉葉墊竽索,竽索要橫著順香蕉葉紋路擺(橫著與紋路平行),不知道為啥,習俗這麼說。
2.香蕉葉要熟一點的,較硬較好。
3.生粿粕可以一次多壓一些,分裝冷凍,要用時再解凍,粿粕解凍不會「稍稍」,效果一樣。
4.一斗等於多少?11斤半(台斤),現在庄腳作粿還是習慣以「斗」為單位。
餡料要多少?歡喜量,喜歡吃什麼就多一點,重口味或清淡隨人高興,口味要重一點會比較好吃,尤其是花生粉與糖。
同事花阿姨的三姑住白河不了庄(本協里),傳統米食一把罩,炊粿綁粽曬菜乾樣樣精通,從小跟著做「圖只」(總舖師做外燴)的父親更學了一手道地台菜。花阿姨間接從三姑那兒多少學一點,我三不五時就向花阿姨請益,再間接學一點兒功夫。
一日提起想學道地竽巧,花阿姨向三姑提起,三姑高興的不得了,沒人願碰的傳統吃食,有人要學,讓三姑很期待開這堂課。免學費,還讓三姑與花阿姨包辦所有材料與事前準備工作,下課成品隨妳帶,足足包了兩大飯盒回家當一家人的午餐。
三姑說,竽巧就是老一輩人稱竽索,八月半拜拜用,這個做法與菜包相似,要說什麼材料比例多少,很難說清楚,就是憑經驗,如同煮三餐一般,信手拈來何需紙筆文字。
老一輩對於傳統米食的經驗精華全記在腦裏,少年人不愛學,遇上年節需要就到傳統市場角落找阿婆賣的應景,若干年後,老經驗的全消失了…...;飯怎麼煮?待我找食譜翻配方。
留言列表